陰謀一:合作動機不純
2013年初,王冬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成為單一最大股東后,我們將主導雷士照明的發展,吳長江所扮演的角色是領導者,我們全力支持他。”當時外界就認為,王冬雷雖然強調吳長江是“領導者”,但同時強調德豪潤達“將主導雷士照明的發展”,由此可見德豪潤達的陰謀在兩家企業合作之初已經顯而易見。
德豪潤達收購很大程度是想借助雷士照明的渠道資源,消化自身公司的芯片,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尤其是近兩年LED芯片行業出現的產能過剩、價格快速下滑以及產品毛利持續探底的影響,LED芯片業務儼然已經成為德豪潤達的“燙手山芋”。王冬雷不得不在雷士照明上下足功夫,為芯片尋找出路,也是給資本市場一個交代。
陰謀二:意圖利益輸送
2013年6月份,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通過董事會的決議,將雷士照明的核心產品,即所有的光源產品轉移到德豪潤達進行生產銷售,目的是妝點德豪潤達的公司業績,來填補德豪潤達的財務“窟窿”。但是此舉遭到雷士公司副總裁兼執行董事穆宇的反對,因此王冬雷想開除穆宇,對此,吳長江極力反對,也為吳王沖突埋下導火線。
在雷士銷售過程中,光源的銷售收入是占雷士照明總銷售收入四分之一,如果按照王冬雷的做法把所有的光源產品轉移到德豪潤達進行生產銷售,顯然雷士照明的銷售收入相應減少,同時也是嚴重侵犯了股東的利益。
在11日下午的媒體見面會上,吳長江就王冬雷利益輸送問題發表了看法:“他一入駐雷士就把雷士光源轉到德豪去了,光源是我們很大的一塊業務,他也想把商業照明的筒燈,都轉走。我說不行,光源轉過去,還可以,筒燈再轉過去我沒法解釋。而且轉光源的時候,高管直接就反對,不讓轉。從那個開始,我們雙方結下了怨恨,他想把高管都趕出去,沒人敢反對他。他以為堂堂皇皇把公司的利益轉過去。”
陰謀三:深入執行層
一個多月以前吳長江及原“雷士系”高管吳長勇、穆宇、裴金華、楊文彪等人已退出雷士照明11間附屬公司董事席位,加上此次的“罷免”,雷士照明中“吳系”高管已徹底被“清洗”完畢。德豪系王冬雷及王冬明、肖宇以及施耐德代表朱海、軟銀賽富代表林和平全面“上位”。
10日下午,一份并未顯示來自雷士照明哪個部門的內部人事通知顯示,公司兩名高管被通知免職并予以辭退,且立即生效。雷士大項目事業部首席運營官郭云濤和EMC事業部首席運營官喬臍等管理層被免去等一切職務,并予以辭退。
10日晚間,雷士照明新聞發言人石勇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了此事,他還表示,此前人事任命都按照既定程序完成,而該人事通知從公司內部郵件發送,但并未標明從何部門發出,令人不可思議。石勇軍還透露,雷士照明萬州工廠的高管甚至中層此前也都遭到清退。
不難發現,從7月發生的人事變動開始,德豪潤達開始了雷士執行層的“換血”行動。從執行層11家附屬公司的二級董事會,到總部及生產基地的管理層清退,體現德豪潤達對雷士的控制已經滲透到了執行層,便于對雷士內部進一步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