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政策具有較大的刺激作用,因為營業稅稅率較高,個人住宅物業轉讓營業稅為5.6%左右,降低營業稅,將加快兩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二手房交易。據專業二手房機構統計,目前二手房市場80%的交易是10年以內的、40%是5年以內的,如果能改為滿2年,會再有10%—5%二手房交易不用繳納營業稅。
刺激二手房交易對于消化新建商品房沒有太大的作用,本質是為兩年到五年的短期交易降低成本,有利于投資者入場,投資者手握最敏感資金,一旦房地產投資收益兩年超過信托等投資品收益,有部分資金可能重新入場。
不要對調低營業稅等一次性稅收的作用抱太大指望,在賣方市場中,賣方可以轉嫁給買方,到手的是凈收入。2011年調高營業稅,短期內也沒有起到多大作用。這是一塊大石頭,投到水里會有漣漪,但不是持續不斷的投石激水。
只有房產稅才能起到長期作用,因為房產稅每年繳納。有媒體解讀四中全會將加快房產稅立法,四中全會校準的是法治社會、法治市場的大方向,不太可能出臺細則,此時提出房產稅立法加快,無異于恐嚇市場。
財政部長樓繼偉在最新《求是》雜志撰文列出了稅收改革的清單,透露稅收改革時間表:“十二五”完成營改增目標;完善消費稅制度;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等。對于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稅,表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使房地產稅逐步成為地方財政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沒有明確的時間表,應該是視市場冷熱、宏觀經濟穩定與否而定,最快是十二五期間末,即2015年制訂。
降低房貸利率具有長期效果,美國等國大多通過房貸利率來調節市場冷熱。國慶節前夕,央行、銀監會聯合發文,調整首套房認定方式。住建部、財政部、央行近日聯合發文,降低住房公積金申請門檻。
可惜,商業銀行熱情不高。檢索目前的商業房貸利率,首套房貸最低在9折左右,低至7折讓銀行當雷鋒實屬幻想。并且,一些銀行發放貸款的速度也不快,有些打折利率還伴隨著存款等要求,在市場時代,商業銀行不可能放棄利潤來給房地產市場打轎子,除非央行給房貸定向寬松。這未必不是好事。
長期加快房地產市場資金流動性的辦法是房貸資產證券化,類似于美國版MBS。這是完美的設計,銀行10萬億左右的個人房貸進行證券化成為理財產品,由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釋放出資金,定向投入房地產市場的剛需貸款與改善型住房。
可惜得很,商業銀行的態度還是不積極。在房地產市場上升時,房貸表面是低風險產品,個人房貸的違約率只有0.4%左右,是銀行的優質資產。銀行如果進行MBS產品設計,搭上大量人力物力,沒有可以參照的違約率、提前償還率等具體數據,銀行內在動力不足。
如果把優質的房貸打包成產品出售,銀行寧愿自己持有,如果是房價已經下行的市場的貸款,金融同行也不會出手購買。并且,房貸資產證券化產品收益率還不如貸款利率,贏利空間不大。房貸產品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人人都知道是大方向,但人人都愿意跟在他人身后行事,不想貿然成為先烈。
媒體一直在宣稱房貸資產證券化將撬動10萬億資金,這是遙遠的夢想,就現實而言是相當離譜的預言。因此,最重要的降低房貸利率的金融手段,現在還停留在紙面上。
房地產稅收政策預期不明,房貸有所下降但不足以撬動投資者信心,金融政策非常點穴,可惜的是叫好者多買單者不多。
財經評論員,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歷史上的政治與經濟轉到當下,是希望看得更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