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百度集團聯合發布了《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認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將在更大范圍內催生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業。
當前,全球正處于新一輪的產業變革進程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驅動了人類社會逐步邁向智能經濟時代。《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在開篇對智能經濟的定義進行了闡述:智能經濟是以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混合現實、量子計算、區塊鏈、邊緣計劃等技術為支撐,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智能產業化和產業智能化為路徑的新型經濟形態。
鋼來鋼往產業互聯網專家預測,未來,智能經濟必將成為新的商業基礎和底層架構,各行各業都將在智能經濟的基礎架構上生長出新的生態,進一步打開商業增量的窗口。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統計,當前智能經濟在中國GDP的比重約為1/3,相較于發達國家的占比(≥50%),仍有較大的增長區間。如果各行業伴隨智能經濟全面轉向智能化,那么中國的經濟體量將可能出現不可估量的勢能。
以鋼鐵行業為例,智能經濟可聚集從上游鋼廠到終端買家整個產業鏈中各環節資源,并以終端用戶需求為導向,提高整個產業鏈的效率,從而避免出現重復浪費的現象。若鋼鐵行業率先探索、架構智能經濟,不僅可以幫助鋼鐵行業的轉型升級,還可以推動鋼鐵產業鏈上游原材料行業以及下游房地產、制造業等行業提高整體的生產和流通效率。
隨著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智能經濟必將成為鋼鐵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定位于第三方智慧產業互聯平臺的鋼來鋼往將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AI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支撐,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不斷探索以智能產業化和產業智能化為路徑的新型經濟形態,為鋼鐵產業鏈上下游提供交易撮合、倉儲及物流、供應鏈金融、共享用工、大宗商品交易與風險管理等產品或服務,幫助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降低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和降低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等。
日前,為進一步促進鋼鐵產業融合,助推智能經濟對鋼鐵行業的滲透,鋼來鋼往攜手河北敬業、河鋼宣鋼、河北鑫達、天津友發、唐山東華、唐銀鋼鐵、遷安九江、津西等品牌鋼廠以及北京冀翔商貿、北京三陽物產、北京誠通國際、北京榮成本元等知名鋼貿企業,舉辦了鋼來鋼往“鋼材采購季”活動。活動期間,鋼來鋼往將鋼材采購節的勁爆商品、多重優惠等福利進行到底。更多采購季相關信息,請關注鋼來鋼往https://tg.glgwang.com/lowP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