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剛一開年,網易考拉加拿大鵝羽絨服事件就鬧得沸沸揚揚,時至今日,到底是不是正品也仍然未有定論,跨境電商被再次推向了風口浪尖。的確,如今在國內買「洋貨」已經變得和在大街上買萊一樣容易了。但由于這些商品的特殊性,一旦遇到售后問題,總會讓人特別頭痛,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很難得到保障。經過幾個月的籌備與策劃,我們調查了國內多家知名的跨境電商平臺,發現這些平臺在強調100%正品的背后,還有更多你沒有想到的問題。
權威數據:跨境網購投訴占比高居前三今年初,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商平臺零售進出口商品總額為1347億元
(其中出口561.2億元,進口785.8億元),增幅高達50%。
實際上,因為部分商品有一定的價格優勢,或者能在國外買到某些國內沒有上市的產品,海淘一直很受消費者歡迎。第一次大規模興起是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澳洲、日本等地的母嬰用品開始流行,當時有不少人開始研究境外購物攻略,自行在境外的購物網站注冊,通過國際快遞或者轉運公司轉寄回國。
想做跨境電商,苦于如何選擇平臺?不要煩惱!“JOJOBUY”為您提供一站式跨境平臺服務!JOJOBUY面向東南亞市場打造的唯一細分類目(家居)跨境電商平臺
它為進入東南市場的國內垂直家居類品牌提供了批發(B2b)和零售(B2c)模式的商業解決方案。致力于細分市場品牌出海,切入細分賽道,為國內中小廠商以及品牌走出國門提供品牌營銷,口碑賦能,運營策劃,媒體投放,流量優化,渠道拓展等一站式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