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TAKSTAR) TC-TL VHF B組無線領夾麥克風 (黃色)
商品名稱:得勝TC-TL-領夾
供電方式:1.5V電池
性能:得勝 TC-TL-領夾
類型:動圈麥
用途:KTV/演出麥克風
信號傳輸:無線
接口類型:其它
備注:
A:本連接為TC-4R專用領夾頭戴式無線麥克風(TC-TL)的連接,需配得勝TC-4R或TC-2R原裝主機方可使用。如果您已有主機,可直接購TC-TL便可使用。
B:共四個頻點,一套TC-4R主機可同時接4支TC-TL,4人同時說話或唱歌
C:如果您想在這套主機上另配手持式或會議式話筒,請在森然商貿中另選配,需要如何配置,請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同時一套主機只可接4支麥克風)
無線麥克風
得勝TC系列的無線麥克風系統適用于卡拉OK演唱、節目主持、節目訪談、廣播應用、會議主持、戶外活動等場合。這套系統有著長距離(50-80米)、高保真音色和較低失真,可以讓您隨時隨地放心地使用。
產品特點:
■ 一臺接收機可支持四只發射器同時工作,有效距離達50-80米。
■ VHF頻段,精選的抗干擾頻點組合。發射器同時使用互不干擾。
■ 具有防聲反饋嘯叫功能,能有效降低嘯叫的產生。
■ 具有獨立和混合式φ6.3mm 音頻輸出插座,可接調音臺和卡拉OK放大器。
■ 發射器和對應接收機的頻率使用不同的顏色區分,一目了然,操作簡便。
■ 得勝TC-TL發射盒音頻插口均為螺旋口設計,它能有效防止因動作導致音頻插頭而產生接觸不良,保證信號傳輸穩定不間斷。
■ 配置頭戴式麥克風,采取超心型指向拾音,抗回饋嘯叫功能強;根據人體工程學設計成形,佩帶舒適;全屏蔽同軸電纜線,能有效減低電磁場的干擾;靈敏度: -47dB±3dB。
■ 配置領夾麥克風,使用背極式駐極體音頭,心型指向性收音,可作特定方向的準確收音,減少環境噪音的進入,拾音靈敏度:-45dB±3dB (0dB=1V/Pa at 1kHz),音質清晰,麥克風體積輕巧,易于定位,獨特的塑料夾,不損壞衣物,且穩固性好。
得勝TC-TL無線發射盒制面板為和頻點對應的四色,一目了然;設置靜音開關、電源開關、微調音量旋轉鈕,有電量指示點和工作指示燈,電量指示燈從上到下分別為高、中、低三種電量,指示電池電量,提醒使用者注意更換電池;靜音開關有防止噪聲沖擊波的作用,及其人性化;微調音量旋鈕對音量進行微調,和主機音量旋鈕互補,可調節到較適音量。(小圖為工作狀態時電源指示燈)
技術參數
■ 靈敏度:-80dBm
■ 使用距離:有效距離50米
■ 諧波干擾比:50dB
■ 假象干擾比:80dB
■ 接收機供電:DC 12V-500mA
■ 發射器供電:AA1.5V x 2電池 (TC-TL)
■ 發射功率:<10mA
■ 靜音控制:鎖雜訊
■ 頻偏:±18kHz
■ 頻率響應:80Hz-15kHz
■ 頻率穩定度:±0.005%
■ 信噪比:>70dB
■ 失真度:<0.5% (1kHz)
■ 頻道數:四通道
■ 灰色的頻點:266.6MHz
■ 黃色的頻點:238.8MHz
■ 紫色頻點:188.6MHz
■ 卡其色頻點:220.6MHz
采用兩節5號堿性電池供電,支持充電電池使用,供電時間持久;背部韌性極好的皮帶夾,保證長時間的穩固的夾著皮帶上;打開電池蓋就可看到位于發射盒下方的頻率標貼,清晰標示發射頻率,標貼得到電池蓋得有效保護,不會磨損。 頭戴式和領夾麥克風都采取3.5mm螺旋式音頻插頭,可以通用其他無線發射盒;接口螺紋設計細節展現得勝人工作細膩入微。
(1) 麥克風輸入連接座:將領夾麥克風或頭戴麥克風的插頭插入發射器的“MIC" 插孔內。
(2) 電源狀態指示燈:電源開關置于“ON”時;指示燈亮,表示電池電量飽和程度。燈亮"LOW"時,則表示電量即將用完,請備好電池以便更換。
(3) 電源開關:用時將開關置于“ON”的位置;靜音時置于“MUTE”;不用時則置于“OFF”
(4) 音量調節旋鈕:將旋鈕向"MAX" 方向調節,則提升音量,反之則降低。
(5) 電池倉:裝2 節AA 電池
包裝清單:
■ 腰掛發射器 1個
■ 頭戴麥克風 1個
■ 領夾麥克風 1個
■ 堿性電池(AA)2節
■ 合格證 1份
■ 接收機的安裝離地面要高于一米,距墻面要大于一米。
■ 主機使用時應避免放置到死角的地方以保證信號接收狀況良好。
■ 使用手持麥克風時,請勿拋、摔、扔、丟,以免造成嚴重損壞。
■ 機體應避免直接日曬雨淋,盡量遠離電磁場。
■ 沒有經過廠家授權同意,用戶不得擅自對機體內部做任何的修改和變動,修改或擅改系統內部配件可能導致機器不能正常工作,并可能使保修承諾作廢。
■ 請勿自行拆卸,內有可能傷及身體的高壓。
"音場"到底是什么樣的概念?
在發燒音樂的發源地美國,有兩個詞與音場有關,一個是"Sound Field",另一個是"Sound Stage"。"Sound Stage"主要是指舞臺上樂隊的排列位置和形狀,包括長、寬、高,是一個三維空間的概念,而我們所指的"音場"其實就是"Sound Stage",因為如果把"Sound Stage"直譯成"聲音的舞臺"或"音臺"這確實無法讓人望文生義。至于"Sound Field",實際上與我們以前所介紹的"空間感"相對應。因此,當我們提到"音場的形狀"時,實際上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樂隊所排列的形狀。由于受到頻率響應曲線分布不均勻以及音箱指向性的影響(比如房間的寬度大于深度或者深度大于寬度),音響所播出來的聲場實際上或多或少是與原錄音時的情形有差異的。有些音場形狀本來就是四四方方,沒有拱凸凹的。這種音場舞臺的不同形狀當然不能與錄音時的原樣符合。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現場演奏時,樂隊的排列是寬度大于深度的;但在錄音室中,為了產生出音響效果,樂團的排列方式往往會改變,通常縱深會拉長,尤其是打擊樂器會放得更遠一些。這樣就不是我們在音樂廳中所見到的排列。
"音場的位置"
音場的位置應該包括音場的前、后、高、低。搭配不當的某些器材會使整個音場聽起來象飄浮在半空中;有些聽起來則又像是坐在音樂廳的二樓觀看舞臺一樣。形成音場位置的原因很多,比如音箱的擺位、頻率響應的不均勻都有很大的影響。一個理想的音場位置應該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用聽一個交響樂隊演奏的方法來體會。當交響樂隊演奏時,低音提琴、大提琴的聲音應該從比較低一點的地方發出來,小提琴的位置要比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略高一些;錄音時樂團應該是前低后高,像銅管樂器就極有可能在較高的位置。對于整個音場的高度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方法來確定,音場高度應該略低于您坐著時兩眼平視的高度。換句話說,小提琴應該在視線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應該在視線以下。銅管至少要與小提琴等高或更高。那么音場的前 、后位置應該在那里呢?資深的發燒友都知道,應該在音箱的前面板拉一條直線然后往后延伸的一段距離內。當然,這種理想的音場位置是不容實現的,因為它與您的音響搭配、聆聽環境和所播放的軟件有極大的關系。一般來說,從音箱前面板往后延伸比較容易,不過,不能"后縮"得太多。如果后縮太多,象一些發燒友說的那樣"直抵對街"就不對了。
"音場的寬度"
有時候我們常常能聽到發燒友夸口:"我的音場不只是超出音箱,甚至可以破墻而出"。這句話在外行人聽來,簡直是天方夜譚。而對于有經驗的朋友來說,只不過有一點夸張而已。通常,在流行音樂的演奏中,您可以偶而聽到有樂器在音箱外側響起;而在古典音樂演奏時,您往往會覺得樂團的寬度已經超出二個音箱之間的寬度,這就是超出音箱、寬抵側墻。許多發燒友都有這種經驗,不必多費口舌。至于破墻而出,那恐怕就要靠一點想像力了。至少,用想象的眼睛能夠看得到的音場位置才算真正的音場,墻外的東西我們看不到,我們很難肯定它在那里。所以,音場的寬度其實只在墻壁之內而已。這種感覺您完全可以從剛才那首1812序曲中體會到。如果您聽到的1812序曲,聲音是緊縮在兩只音箱的中間而沒有超出音箱兩側的話,那么您請一位懂行的發燒友去給您的音響診斷一下,看看是那兒出了毛病。
"音場的深度"
"音場的深度"就是我們常說的"深度感","深度感"不同于"層次感"、"定位感",因為層次和定位與音場沒有多大的關系,而深度感卻仍然屬于音場的范圍。與"音場的寬度"一樣,許多人會說他家的音場深度早已破墻而出,深到對街。這當然也僅僅是一種自我滿足的形容詞而已。真正的"音場深度"指的是音場中前一線樂器與一線樂器之間的距離。換句話說,它極可能是指小提琴與大鼓、定音鼓之間的距離。"寬到隔鄰、深過對街"這應該是包含在"空間感"中,這個問題有待我們在今后的去討論。有些器材或環境由于中低頻或低頻過多,因此大鼓與定音鼓動的位置會靠前一些,這時,音場的深度當然很差。反過來說,有些音場的位置向后縮,結果被誤以為音場的深度很好,其實那是錯誤的。我想您一定沒有見過一個樂隊會排成一個豎條的,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間的距離"這個概念,您就一定能準確地說出音場的深度。
森海塞爾 Sennheiser SDC 8200 D 數字代表單元價格 http://www.qianyan.biz/pshow-23027176.html
得勝PC-K220USB電容式USB數字錄音麥克風 http://www.qqswzx.com/quote/show-678591.html
AKG CS3 即插即用會議系統廠家 http://www.zgdhy.com/hangqing/show-393307.html
得勝X4UHF無線麥克風主機 http://www.reoinc.cn/gongying/show-147761.html
JBL 4181 影院低音音箱廠家 http://www.51sole.com/b2b/pd_282195064.htm
論壇博客代發http://www.b2bx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