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SF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劑一、產品概述JS-SF型絮凝劑是粉末狀物質,采用高分子接枝聚合技術研制而成,能夠賦予普通混凝土超強的抗分散性、適宜的流動性和滿意的施工性能;從根本上解決了水下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施工性能和力學性能三者之間的矛盾,真正實現了水下混凝土的自流平和自密實。二、產品性能JS-SF絮凝劑摻量為水泥重量的2.0~5.0%,常用3.0%,同摻法摻入,與老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相比,如下性能明顯改善:1、攪拌粘度和泵送阻力:由于采用了不同的高分子體系,JS-SF型絮凝劑配制的水下不分散砼相對與老型水下不分散砼攪拌阻力降低約50~70%,泵送阻力降低約20~35%。和普通混凝土相比,JS-SF型配制的水下不分散砼對攪拌和泵送效率基本無影響,但泵送阻力增加10%~15%。2、抗分散性能:JS-SF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7天水陸強度比在70%~85%,28天水陸強度比在80~90%,抗分散性能提高明顯。3、塌落度保持性:JS-SF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靜停1小時,坍落度基本無損失,2小時坍落度損失小于10%,具有*的施工性。4、流動性:JS-SF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塌擴度在500mm以上時,其和易性、保水性良好,不會出現離析現象,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填充性和自密實性。5、強度:JS-SF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單方混凝土用水量在200 kg/m3~235kg/m3,在獲得同等的混凝土強度時,可節約水泥材料用量。6、凝結時間:與JS-SF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匹配的調凝劑范圍更加廣泛,可更容易的通過選擇調凝劑來調整凝結時間。7、與水泥的適應性:由于JS-SF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采用新型的高分子體系,對水泥的適應性更加廣泛,可用于特種水泥。8、施工方法:老型絮凝劑適宜采用吊罐法施工,JS-SF型絮凝劑則適用于各種施工方法,尤其適用于泵送或泵接導管施工工藝。三、使用說明1、絮凝劑為固體粉劑,在混凝土中摻量為2.0%~5.0%(占水泥重量),常用摻量3.0%,在混凝土中的*用量一般在12~18kg/m3。在動水環境下使用時,可增加絮凝劑摻量,但*不超過20kg/ m3。在水泥凈漿中摻量為2.0~5.0%。在砂漿中摻量2.5~5.0%。樁基中常用摻量為1.0%~3.0%。2、混凝土單方用水量一般在210kg/m3~230kg/m3,另摻減水劑并不能明顯降低單方用水量。對于標號較高的混凝土,一般通過增加膠凝材料總量來提高混凝土強度。3、宜采用同摻法,與水泥、砂石同時加入攪拌機內。攪拌機宜采用強制式攪拌機,一般攪拌90s,若采用自落式攪拌機,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不可溶解使用。4、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摻加減水劑,如有特殊要求,可摻加標準型聚羧酸減水劑(即不摻加引氣或緩凝組分),不宜摻加萘系、木質素以及氨基磺酸鹽減水劑。5、摻加摻合料(粉煤灰或礦粉)會顯著降低混凝土早期強度,延長凝結時間。水溫低于15℃時不推薦摻加。當需要使用摻合料代替水泥時,其替代量不宜超過15%。6、水泥優先采用42.5#普硅或硅酸鹽水泥,C40以上混凝土推薦采用52.5#硅酸鹽水泥。考慮水下無法振搗情況下的自密實、自流平要求,膠凝材料總量宜在420~500kg/m3。7、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中細骨料宜采用中粗砂。石子一般采用5㎜~20㎜(或25㎜)范圍,也可采用5㎜~32㎜,但*粒徑不宜超過40mm。砂率一般為38%~46%。8、水下不分散流動性應以坍擴度值作為衡量基準,坍擴展的選擇可按如下推薦值:導管法施工40cm~46cm,泵送法施工40cm~50cm,吊罐法施工35cm~45㎝。1:1.5~1:2斜坡毛石固結,坍擴度35~40㎝。采用泵和導管施工的*的坍擴度范圍為45cm~50cm。四、應用范圍JS-SF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劑可用于沉井封底、圍堰、沉箱、拋石灌漿、水下連續墻澆注、水下基礎找平及填充、RC板等水下大面積無施工縫工程,大口徑灌注樁,碼頭、大壩、水庫修補,排水口防水沖擊補強底板、水下承臺、海堤護岸,護坡,封樁堵漏以及普通混凝土較難施工的水下工程。五、包裝和貯存本產品采用內襯塑料薄膜,外套牛皮紙編織袋,規格為25kg/袋。注意防潮,儲存期為18個月。